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体会出了课堂纪律绝不是靠几条规则所能搞定的,除了规则之外,教师还要有很多管理技巧,才能实现有纪律有秩序的课堂。我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想颇深。课堂管理是最让老师们头疼的一件事,看了王老师的这一本书,知道我们之所以课堂管理效率低,基本上是因为我们管理思想错误以及管理方法不当。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傻,越来越坏也越来越难教了。而王老师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课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视理论的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读了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一、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每当学生没有这种意识时候,我就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因此,我想,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从老师自身去找原因,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生动,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使得管理的时间和压力也相对减少。同时,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在课堂管理中语言上的技巧尤为重要。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说的话,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说教语言应该尽量简短,速战速决。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太过冗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避免发生无谓的争吵。限制使用 “你应该”,这是指挥性的语言,而不是指导性的语言。这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永远的发号施令。用“让我们”代替“你们”,减少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在这方面王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在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一些具体做法。1、震动面小的问题,装作没看见。2、一定要分清影响课堂秩序与影响教师心情两种情况。不要把个人情绪问题上升为“纪律”问题。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评。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解决问题,就不靠嘴说。5、能课下解决问题的,就不在课上解决。6、避免“导火索”似的语言。说话不要太尖刻,伤害学生的自尊。还有,不株连、不扩散、不翻老账、不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等等。这些看似我们做教师都懂的解决方法,往往在遇到问题时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管理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今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更加注意这几点:一、要关注全体学生,二要有度量、三、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王老师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能正确面对课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让课堂管理不再困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评论